首页 题材作文读后感正文

小说《围城》读后心得

来源:宏宇作文网(www.motianyi.cn) 读后感 2022-03-25 21:55:18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说《围城》读后心得”,以供大家参考!

小说《围城》读后心得1

利用闲暇时间终于把一直想看的《围城》读完了。或许是正好处于这一年龄段的缘故,读完后也有了些许感悟。

首先,那些受旧社会封建压迫的知识青年们是同现代人一样对生活充满激情与向往的,他们敢爱敢恨、敢作敢为。同时,他们也同现代人一般具有一些丑恶的东西,他们自私自利、冷漠。他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城中为自己的利益运筹帷幄……其次,正如书中的经典语句所述“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无非是好奇心的驱使,但当进入城中,发现城中无尽的束缚、无穷的压力,便会马上转向下一座城。周而复始,人们永远在各个城中徘徊而且乐此不疲,又何求当时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从而人们只能悲伤得在城中度完一生,终究难以摆脱命运的束缚,也着实使人感伤。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的城也当由自己来规划。我们既不能一心想着冲出围城,我行我素,也不能完全受制于命运的摆布。反而该用心经营自己的城,让城变得美丽、幸福和快乐,但当别人进入自己的城便不愿再出去。

全书语言诙谐幽默,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污浊,对人性的丑恶、虚荣进行强烈的批判,全书对人物的描写惟妙惟肖,仅用只言片语便将人物性格刻画的清晰可见,使人物活灵活现的呈现在读者眼前。全书蕴含哲理深刻,值得我们去感悟、去体会、去深思。

小说《围城》读后心得2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著作,小说“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

小说写出了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悲哀,生活就像是一座城,人们永远无法逃脱这座城带来的束缚与磨砺。若人人都纠结于生活这座无形的围城给我们带来的寂寞与痛苦,人类社会将停滞不前。我想,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乐观地面对生活的勇气无论是城内还是城外,接受现实才是我们该有的态度,一味羡慕别人所拥有的事物只会是我们自哀自怨,不思进取。只有勇敢地面对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并积极改造它们,使之更完美,生活才有可能有进步。

《围城》一书中钱钟书先生以幽默的语调,批判当时之人或顽固不化或崇洋媚外的种种行为,调侃当时老人的迂腐、留学生的傲气,揭露无谓的婆媳之争、妯娌之争、情敌之争、同事之争。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无法逃开命运的安排,命运筑起了一堵城墙。学校、家庭、社会,每一个环境都是一座围城,每一种行为都处于一个围城。同学间的友谊和竞争、家庭里的亲情和压力、社会上的光明与黑暗,从我们出生起就建造着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诸多围城。我们只有在其中不断拚杀,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的心去创造这座围城里的异彩,让围城中的生活变的丰富。我们不会也不可能逾越这座城墙,因为只要我们有生活,那我们就永远处于一座围城之中。

说《围城》读后心得3

《围城》作为钱钟书先生的经典之作,文中的睿智的语言自然是吸引广大读者的主要手段。但更重要的是,《围城》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围城的概念让我们去思考,即围城将人分成两类,一类在围城里面,一类在围城外边,而生活在围城内外的人都互相羡慕对方的生活,在《围城》中是通过方鸿渐的婚姻来阐述和剖析这个观点的。

文中的主人公方鸿渐从留学归国开始桃运似乎就特别多,从“局部的真理”的鲍小姐,到浑身透着冰欺凌作风的苏文纨,在到几乎完美的唐晓芙,而在痛着三个不同的女性人物身上的发生的爱情故事都给方鸿渐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和幸福感。这些似乎都在给方鸿渐一些暗示,暗示他所追求的婚姻必然会幸福美满,或许不会再差了。

但在方鸿渐同唐晓芙分手后,方鸿渐的感情就跌倒了谷底,直到他和孙柔嘉订婚,这一切对于方鸿渐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没有半点激。方鸿渐婚后,发现一切都变了,孙柔嘉不在袅袅婷婷,而是极有主见;他和自己的家庭不在亲密无间,似乎疏远了很多。他发现他要的不是这种生活,于是他对孙柔嘉说:恋爱和结婚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恶人......

就像姚明说的:你羡慕我的有钱,我羡慕你的清闲,两者永远不能归于平衡。

所以我们要做的其实就简单了,我们过我们自己的生活,享受自己的生活,从我们的生活中发现乐趣,我们自己制造笑声。

小说《围城》读后心得4

最近“算是”又重新读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些许感受,稍作记录。——题记

终于看完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其实并没有“外面的想进去,里面的想出来”的感觉。当然或许一开始我就被这句话误导了吧。想我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很肤浅的,印象中应该是草草的翻了前面几页就没再深入去看了。不过现在想来,或许以当时我青年之身,没有恋爱,没有婚姻,即使看了也未必能懂得其中的若干,而今终于能认认真真、完整的把这部小说看完,倒是一种幸运的事。

小说全篇以留学归来青年方鸿渐的生活为线索,描述了他的感情、工作以及他所在的周围,那么个不上不下的群体众生相。彼时能出洋游学,且能获得博士的学位,应该是一种上进和美谈。不过对方鸿渐来说,倒是另外忐忑的感受,因为他并不算学成归来,反而是一塌糊涂,最后连个文凭都没有,无奈之下花了钱弄了没有什么名气甚至无法查证的德国大学博士来给自己和回国过关。归途的船上又经历了和鲍女士、苏小姐的种种,算是感情的开始。和已有婚约的鲍女士苟且可以理解为青春的一种懵懂,和苏小姐的若隐若现的关系也为后面二者的感情起伏做了伏笔吧。方“博士”荣归故里,方老先生很有面子;县报采访了他;他的订婚但是未过门就去世的媳妇——周女士的爸爸周经理一家也是觉得“女婿”为青年才俊,好样的。接了家里住,一日三餐,还为了他找了工作。

如果说方鸿渐和鲍女士是一对露水鸳鸯,浅尝辄止,那么作为才色兼备的苏小姐来说,基本就是方鸿渐感情世界征程的开拔。在银行工作后,方鸿渐和苏小姐的感情渐渐铺展开来,虽然在方看来自己并不喜欢。这个过程又引出来另一视他为竞争对手的赵辛楣,当然赵、方后来成为挚友,这是后话。方和苏小姐的感情,如同时下青年们的初恋,一方对另一方,或喜欢或嫌弃,若即若离,似乎是隔着一层纸,又似乎是一程山,懵懵懂懂吧。到后来方鸿渐终于清醒,痛下心来了断这所谓的“初恋”,直白的告诉苏小姐不喜欢她。在苏小姐电话里骂他“混蛋”的哭声后,一切归于结束。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motianyi.cn/duhougan/8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