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写作指导正文

内容的深切与格式的特别——谈谈鲁迅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

来源:宏宇作文网(www.motianyi.cn) 写作指导 2023-12-27 11:36:18

内容的深切与格式的特别——谈谈鲁迅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

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中是首先用白话文写小说的,1933年他在回顾那一段历史时曾说:“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绝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它的力量,来改造社会。”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鲁迅写小说有明确的目的,他不是为了艺术,为塑造典型人物,也就是说,他不是为了文学本身,而是为了思想启蒙,为了改造社会,这是我们理解鲁迅作品的关键,同时还要看到,尽管鲁迅宣布过他写小说不是为艺术,而事实上,他的作品仍然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一、鲁迅作品的思想内容

鲁迅作品反映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内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与把握:

(一)批判控诉封建主义

反映这类内容的作品首推《狂人日记》。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引起了强烈的轰动,它以表现内容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显示了新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是一篇反封建的战斗宣言。它夺目的光辉就在于反封建的彻底性,它没有停留在对封建社会的局部领域的批判上,而是把斗争的矛头直指整个封建制度,“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地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里鲁迅用吃人两个字最集中地概括了封建社会本质。

狂人是一个真实的被迫害狂,他是一个封建宗法制度下叛逆者的形象,他既是现实的,又是象征的。作者以自己丰富的医学知识写出了一个真实的狂人形象,从表面上看,他的确是一个疯子,其感觉、知觉、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与正常人都不一样,整日胡思乱想,常发生错觉和幻觉,他怀疑一切人和事,固执地认定所有的人都要吃掉他,随时都在转着这个念头,这在精神病学上叫做被害妄想(在生活上往往有这样的例子,精神病人是因什么事发的病,往往对那件事特别敏感,狂人是被迫害狂,所以他觉得所有的人都要害他、吃他)。例如,看见街上有七八个人在交头接耳地议论什么事,他以为别人在商议要谋害他,便疑神疑鬼,处处防犯,其实街上的人跟他毫无关系,他们谈的内容也与他无关。看见小孩子睁着怪眼睛,也引起他的猜疑,因为他是疯子,孩子自然会围观,听到街上的女人打孩子时说:“我要咬你几口才解气。”他就以为是针对他而说。医生给他看病,他怀疑这医生是刽子手扮的,医生安慰他说:“不要乱想,静静地养几天就好了。”这一句很普通的劝解病人的话,他会联想到“养肥了他们自然可以多吃”。医生临走时对他大哥说:“赶紧吃吧!”意思是说他疯得太厉害,赶快吃药,而狂人却以为是要吃他,他的这些可笑的心理和敏感多疑是很明显的,作者真实地塑造了一个被迫害狂的形象。

我们理解狂人的形象,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鲁迅并不是为了塑造一个疯子的形象,他的目的是为了“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是要把自己对中国社会历史长期研究后的发现以及随同这发现而来的忧愤深广的感情表现出来。鲁迅不是用故事情节来具体描绘家族制度和礼教的罪恶,而是通过狂人的眼睛去揭露批判,用迷狂、错乱的语言去点破旧礼教的实质。

狂人自己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正如他自己说的,大哥是吃过人的,他自己未必也不知不觉地吃过:“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我未必无意之中,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

狂人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受过较好的教育,是一个思想进步、敢于反封建的知识分子,他是本阶级的叛逆,所以才会遭到迫害,以致发了狂。这正是作品的真实的含义。

(二)农村题材作品

描写农村生活、塑造农民的形象在鲁迅的小说中占着重要的地位,这是鲁迅作品反复表现的内容,也是他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鲁迅描写农民,不仅写了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被压迫,而是深入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表现他们在精神上的被摧残。

这类作品如《祝福》、《离婚》、《故乡》、《阿Q正传》等。《祝福》真实地描绘了封建宗法制对中国劳动妇女的摧残。这是个在夫权、父权、族权、神权、政权的压迫下被摧残致死的妇女典型,她的悲惨结局,是对封建礼教“吃人”的又一次有力控诉。

夫权:丈夫对妻子的支配权,出嫁从夫,从一而终。

父权:家长对子女的支配权,父母之命,在《祝福》中表现为婆婆逼她改嫁。

族权:贺老六和阿毛死后,他的伯父来收房子,如果阿毛还活着可以继承房子,而祥林嫂是无权继承的,所以贺老六的哥哥来赶她。

神权:鲁四家中的一个佣人告诉她,由于她嫁了两个男人,所以将来死后到了阴间,那两个男人还要来争夺她,阎王只好用大锯把她分开。以上这一切到头来又得到了政权的维护。

鲁迅写祥林嫂,既写了她的善良,也写了她的愚昧,丈夫死了以后,祥林嫂本来是决心守寡的,为了逃避婆婆逼她再嫁,她才逃到鲁四老爷家当佣人,可一次在井边洗东西,还是被婆婆抢走卖到了山里,她猛烈地反抗,这种反抗已经“出格”了,她在拜堂时头碰桌子的角出了血,但她越反抗越表现出她的愚昧,因为贺老六是个老实的山里人,嫁给贺老六肯定比她在婆婆家当寡妇要好得多,她的反抗绝不是不满这包办的婚姻,而是为了坚守“从一而终”、“一女不嫁二夫”的封建道德,所以我们说她反抗得越强烈越说明她愚昧,但是从另一面说,祥林嫂的反抗同样违背了封建道德,因为父母对子女有支配权,违背长辈的意愿等于违抗父母之命,这也是违背了封建道德,就连鲁镇有钱有势的鲁四老爷也只能允许祥林嫂的婆家把她抢去,并且是先斩后奏。

祥林嫂的悲剧在于她无论嫁与不嫁,都逃脱不了违背封建礼教的罪名,她被迫背上了不干不净的罪名,等待着死后到地狱里被锯成两半,交给两个男人。

她悲剧的深刻性在于不仅生前受尽了折磨和摧残,而且要怀着恐惧走向死亡,一般人认为,死了就彻底解脱了,而祥林嫂则没有这样的意识,死亡在她的心目中不是悲惨生活的结束,而是另一种最大的恐怖的开始。作品正是以这种无比深刻的悲剧力量震动了读者的心。

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也就是中国农村妇女的悲剧命运。鲁迅曾在他的杂文中概括了中国历史上交替出现的两种时代,非常深刻,这两种时代即“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祥林嫂从家里逃出到鲁四老爷家当佣人,是暂时做稳了奴隶,所以尽管受剥削,却拼命地干活,作品中描写她“脸色竟红润了,”但她终于没有做稳奴隶,被抢走卖到了山里,想做奴隶而不得。

《离婚》写的是一个农村妇女离婚的事,主人公爱姑有一定的反抗性,她的丈夫要抛弃她,她能亲自参与这件离婚的官司,这是因为她娘家地位高,凭借家庭的势力她敢打敢骂,敢骂老公公是老畜牲,丈夫是小畜生,在船上也敢和男人们说话,在七大人面前敢申诉,这说明在她的身上确实有许多新东西,比当时的农村妇女有很大的进步,但她的悲剧也正在这里,她是靠家庭地位来反抗,而不是靠自己(当时靠自己是不现实的),但她的父亲最终是不支持她的,爱姑很幼稚,她把希望寄托在父亲和七大人的身上,但父亲关心的不是女儿的幸福,而是自己的面子,所以她的父亲在保住了自己的面子而又多得了几个钱以后,便不顾女儿的愿望,与原来的亲家达成了协议。《离婚》这个名称在这里是一个讽刺,离婚应该到政府机关,而作品中的离婚却是到一个地主的家里,仍然是封建社会的父母之命,根本没有一点新的内容,在封建社会里没有离婚一说,只有“休”,所以,最后爱姑实际上是被夫家给“休”掉了。

《故乡》写成于1921年,1919年12月鲁迅曾回了一次家乡绍兴,亲眼看到了家乡农民的生活,使他有了很深的感受,因而写了《故乡》。

作品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情节,两条线索,一条是作者“我”对从前故乡生活的回忆,另一条是眼前故乡的情景所引起的“我”的情绪的变化。

作品通过“我”记忆中的小伙伴闰土和现实生活中的中年农民闰土的对比描写,表现了闰土饱经沧桑的一生,作品的深刻之处在于他的内心世界。

闰土少年时代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他有健康的身体,纯洁的心灵,作为儿童,他没有封建等级观念,没有被封建思想污染。但是过了二十年,当作者再见到他时,却完全变了一个人,从相貌到动作全都变了。作者这样描述:“这来的便是闰土……”作者将回忆中海边西瓜地里手持一柄钢叉的小英雄闰土和眼前恭恭敬敬叫自己“老爷”的中年闰土作比较,写出了中国农民在饥荒、苛税、多子、兵、匪、官、绅重重压迫下艰难的生活,闰土的形象在农村是很有代表性的,他忠厚老实,勤劳、沉默,听从命运的摆布,承受着一切艰辛的劳动,穷困的生活使他麻木,精神上的麻木和认命比身体的摧残更厉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穷苦的农民很少想到改变自己的处境,只会默默地去适应这种环境,这是最大的悲哀。

事实上,在中国,像闰土那样的农民是很有真实性和概括性的,鲁迅对他们怀着深切的同情,希望他们能够觉醒,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在作品的最后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同时,小说也表现了鲁迅进化论思想,他看到当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但又找不到解决的方法,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他希望侄儿宏儿和水生(闰土的儿子)不要产生隔膜,并说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三)知识分子题材的作品

鲁迅作品中描写知识分子的作品也较多,除了狂人和夏瑜那样的反封建战士以外,鲁迅重点描绘了三类知识分子。

1.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白光》中的陈士成是他们中的代表。

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最大的悲剧就在于他不敢也不愿意正视现实。作品说到咸亨酒店喝酒的人一般有两种,一种叫做短衣帮,即穷人,收了工花四文钱买一碗酒站在柜台外喝,另一种是穿长衫的,即阔人,到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了酒和菜,慢慢地坐着喝。

那么,孔乙己属于哪类人呢,似乎介于二者之间,他是穿长衫而又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仅此一句,就把孔乙己的性格表现了出来,穿长衫,说明他是个读书人,而自己也很看重这个身份,表明了他的虚荣,站着喝酒,又说明他是个穷人,读过书又穷,没有钱又不愿做工,穷困潦倒却自以为是个君子,这正是他不敢正视现实的表现。

同时作品写道,他除了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和说话带一点“之乎者也”外,没有任何别的本领,连起码的生存能力都没有,封建科举制度所造就的就是这样的废人。

此外,孔乙己的身上还有些类似无赖的坏毛病,比如偷,他还说:窃书不能算偷,这是读书人的事。当然他是个弱者,也还有善良的一面,如教小伙计写“茴”字,分茴香豆给孩子吃等等。所以他也是值得人们同情的。作者对他表示了同情,如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他一到酒店,必然引起人们的取笑,但当他的腿被打断以后出现在酒店时,人们也在笑中,但这时的笑传达给读者的却是悲哀了。

孔乙己自始至终在别人的嘲笑、讥讽中生活,人们笑他的伤疤,笑他的落第,笑他的挨打,笑他的窃书,甚至笑他的死。在这种笑里,却包藏着最悲惨、最深刻的悲剧内容:在一个国度里,一些同胞(而且是善良的同胞)在地狱边上挣扎,在残酷的世界上被吃,另一些同胞却还在取笑,这种笑里包含着怎样的麻木,怎样的无知和荒唐。鲁迅描写众人的哄笑,甚至是孔乙己的痛苦之处和善良之处,这就写出了中国社会最悲哀之处。《孔乙己》的悲剧性和与此相适应的社会批判力量,由于描写这些浅薄和荒唐的笑声而得到强化。

《白光》中的陈士成也是死于科举制度。他是一个老书生,年年参加科举考试,而且考完都幻想着自己考取后能升官发财,人们都敬仰他,争着和他攀亲,可是连考了16回县考,连个秀才也没中,他还说没有一个考官是懂文章的,有眼无珠,第十六次落榜后,他再也经不起打击,精神错乱了,捞不到榜上的功名,他便到地下去挖金子,眼前老有金子的光,产生了幻觉,掉在护城河里淹死了。

小说细致地描绘了陈士成的心理状态,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残害。

2.封建社会的顽固卫道士

这类人物主要在《肥皂》和《高老夫子》中出现,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是个正人君子,暗地里却荒淫无耻,庸俗无能,并仇视一切新生事物,鲁迅用讽刺的手法揭露了他们的丑恶面目。

《肥皂》重点剖析了一群新旧国粹派的丑恶灵魂,主人公四铭在光绪年间曾提倡过办学堂,后来却和一些封建遗老们勾结在一起,维护封建礼教,提倡封建孝道,反对女子剪发,说剪了发的女学生比土匪还可恶,对一切新生事物恨得咬牙切齿,看上去似乎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君子,其实灵魂十分肮脏,他在街上看到一个十八九岁的女乞丐,就看了半天,听到流氓说,如果买两块肥皂来洗洗还是不错的,立即就引起了他的共鸣,肥皂挑起了他卑鄙的念头,这正是题目的含义,作者通过一块肥皂撕破了封建卫道者的假面具,揭露了他们的丑恶本质。

《高老夫子》中的主人公高干亭,在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因为仰慕高尔基而改名高尔础。他是一个新的国粹主义者,鲁迅把他写成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整天只知道喝酒、看戏、追女人,而他又装作知识渊博,学贯中西的样子,挂上了有名学者的牌子,被聘到了女校去教历史。他去女校任教的目的无非是想看看女学生,他最熟悉的历史内容无非是“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等看戏看来的故事,其实连中国历史教科书也看不懂。在上课之前慌忙备课,但书摆在桌上,眼睛却盯着镜子看自己的尊容,想的是能给女学生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这样,尽管备了一天的课,但在课堂上却出尽了洋相,遭到了同学们的讥笑,于是只有辞职不干,他又清高地说,现在的学校风气不好,尤其是女学堂没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停办的好。

高老夫子这个形象的塑造讽刺了当时的一些不学无术的假道学、伪君子,有相当典型的意义,高老夫子也成了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富有讽刺意义的人物。

3.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形象

这是鲁迅知识分子题材中最重要的一批人物,作者肯定他们的反抗性,同情他们的遭遇。《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都描写了这样的知识分子。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年轻时是一个敏捷精悍的青年,有生活热情,政治上有追求,为讨论国家大事,他可以和别人打架,可是当他在小说中出场时,从外到内完全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他经历了生活的坎坷,成了一个青春凋谢、精神颓唐、相貌衰瘦、行动迟缓的人,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生活所迫,他给人当了家庭教师,教起了他以前反对过的《女儿经》,对什么事都心灰意冷,甚至否定了自己的过去,觉得无非做了些无聊的事,等于什么也没有做,对任何事都无所谓,把自己的才能智慧用在了一些无聊的平庸的小事上。一是根据母亲的意思,他专程去为他早死的三岁的小弟迁坟,掘开墓后一点弟弟的尸骨都没有了,但他还是在原来的墓穴里包了一包土,装进棺材里迁了葬。二是吕纬甫家邻居的一个女儿叫阿顺,吕的母亲让他去找到阿顺并送一朵花给她戴,吕精心地买了花,又找了好多地方去送花,后来才知道阿顺早已死了,他就是这样把自己的精力用在没有意义的事上。他消沉,内心也有痛苦,他用苍蝇来比喻自己的道路:“人的路像苍蝇一样,飞一圈又回到原来的地方。”他最终还是缺乏斗争的勇气,也没有找到出路,只有借酒浇愁。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也是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幼年父母去世,靠老祖母抚养成人,他到西方去留过学,后来祖母去世,祖母的家族强迫魏连殳用旧式的习俗安葬,同时开始掠夺祖母那点可怜的财产,世态的炎凉,人情的淡漠,使他深受刺激,他反对封建的传统,因而处处受到打击。他在国外学的是动物学,却只能到一个中学教历史,最后连工作都找不到,过着近乎乞讨的日子,这时他不得不妥协,违心地做了一个军阀队伍中师长的顾问,有了较高的收入,每天与一些守旧分子和酒肉朋友吃喝玩乐,吟诗作赋,周围的人开始巴结他,颂扬他,他表面胜利了,而实际上是失败了。这是一种变态的反抗,是一种自我摧残,他内心时时感到孤独、苦闷,最后终于背负着心灵的创伤而孤独地死去。

这两个人物都是在反封建的斗争中有过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后来在现实中碰了钉子,找不到出路而走向灭亡,他们的悲剧,代表了辛亥革命以后一大批知识分子的命运。

《伤逝》是鲁迅一生中唯一的一篇描写爱情的小说,作品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是五四后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新思潮的鼓舞下,大胆反抗家庭和世俗,尤其是子君,她的反抗是非常大胆的,她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她的宣言使涓生都为之感动,他们自由结合了,但很快就失败了,最后以子君的牺牲结束了这场悲剧。

恩格斯说过:“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冲突。”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正是他们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由的理想和社会现实的不允许而造成的。鲁迅说: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涓生和子君梦醒了,但是找不到出路,结局只能是悲剧。

造成他们悲剧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具体到他们的小家庭中就表现为妇女在经济上没有自主权。在他们的小家庭中,子君实际上是涓生的附属品,她没有经济来源,要靠涓生养活,从表面上看,他们二人在思想上、人格上是平等的,但实际上他们的地位不可能平等,所以,当涓生失业以后,向子君宣布“我已经不再爱你了”时,子君只有回到她父亲那里,走完了她没有爱的道路。

在作品中,涓生、子君没有一个公开的对立面,但是他们失败了,他们的对立面是社会制度,是整个封建的意识形态,这是他们无法战胜的。《伤逝》的悲剧告诉我们,妇女在经济上不独立,真正的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是不可能的。这是鲁迅比同时代的同类作品的深刻之处。

(四)间接反映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

鲁迅的许多小说都有一个大的背景就是辛亥革命,间接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药》、《风波》、《阿Q正传》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药》是鲁迅第一篇直接写辛亥革命的作品,它的故事线索有两条,一是华老栓为治儿子的病去找人血馒头,这是明线,二是革命者夏瑜的牺牲,这是暗线,两条线用“药”——人血馒头连接了起来。《药》中的夏瑜是个革命者,他英勇,清醒,有反抗意识,即使关在牢里,他还鼓动牢头造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高喊着“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的口号,但他致命的弱点是脱离群众,所以当鼓动牢头造反时,别人以为他疯了,这也正是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特点。

华老栓是一个穷苦的群众,他除了开茶馆外,别的事全不管,他只知道为儿子治病要买人血馒头,至于这血是谁的,为什么而流血与他无关,这是怎样的麻木与无知呀!

夏瑜正是为了像华老栓这类群众的解放而流血牺牲的,但群众不理解他,甚至不知道他为什么被杀,华老栓夫妇不但对夏瑜的死没有丝毫的同情,反而用烈士的鲜血为儿子治病,这样的麻木实在是太可悲了。

夏瑜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上连一点微波也没有引起,甚至连烈士的母亲也不知道儿子在干什么,为什么被杀,所以脸上现出些愧色,显然她觉得儿子被杀是件不光彩的事,这个悲剧太深刻了。为了使作品有一点亮色,作者在夏瑜的坟上添了一个花环。作品深刻总结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教训。《药》中夏瑜的牺牲和群众的麻木两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以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脱离群众导致群众的不觉悟,群众的不觉悟又使夏瑜白白献出了生命。由此指出了唤起民众、改造国民灵魂的重要性。

《风波》取材于辛亥革命以后的张勋复辟,小说通过鲁镇船夫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的风波写出了中国农村的封闭状态。七斤由于撑船常到城里,辛亥革命以后被剪掉了辫子,1917年张勋复辟,又恢复了皇帝,这时,没有辫子的人立刻慌了起来。小说表明,虽然经过了革命,可农村没什么变化,农民照样受地主的剥削,作品中的赵七爷平时躲在家中,可对农民仍有支配权,张勋事件一发生,他立刻就活跃了起来,革命开始时敢骂赵七爷并且又剪了辫子的人一看赵七爷出来了,立即意识到大祸临头了。赵七爷走到了七斤家里,严厉地说:“没有辫子,该当何罪。”这时,七斤一家就像被宣判了死刑一样,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农民所理解的辛亥革命不过是剪了一条辫子,这是多么可悲呀。

毛泽东说过:“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小说的结尾处,七斤的后代六斤又被裹上了小脚,一瘸一瘸地走路,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令人有一种悲哀感。

总之,鲁迅小说在思想内容上具有很大的成就。

第一,鲁迅小说大多取材于病态社会中不幸人们的生活,其目的在于引起疗救的注意,并加以改变,在这种创作目的下,他选材严格,开掘深,敢于正视现实,作品中提出的问题,经过长期的观察与思考,有高度的思想性。

第二,重视写农民问题,因为农民是中国的大多数,他是第一个写普通农民的作家,这是一个开拓和创新,鲁迅之后,农民题材多了起来。

第三,鲁迅怀着对被压迫农民的深切的同情,反映他们在政治、经济、思想多方面所受的压迫,对他们的不觉悟十分痛心,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反映了鲁迅作为一个启蒙主义思想家的特点和革命民主主义者的立场。

第四,从思考中国革命的问题出发,他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性格和命运(因为知识分子是最先觉醒的,起先锋作用,鲁迅同情他们不幸的命运,对他们的沉沦表示惋惜,同时看出个人反抗的无力,指出单纯追求个性解放的局限性),提出了知识分子的道路问题,这是他比当时同类小说深刻的原因。

第五,鲁迅不是孤立地看待农民和知识分子的问题,而是始终把这些问题同辛亥革命联系在一起来考察,从而写出了辛亥革命没有解决农民问题,没有给知识分子找到出路,指出了辛亥革命的弱点,客观上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革命的出路问题。

二、鲁迅小说的艺术特征

鲁迅的小说具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特征,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外国文学的许多长处,使他的作品能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

第一,鲁迅是现代小说民族新形式的创造者,他打破了中国旧小说的章回体格式,借鉴了西方小说的结构,又充分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精华,如精炼、含蓄等。鲁迅小说的结构一般比较单纯,不以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安排结构,而是为了表现典型人物,抓住能展示他们性格的生活片断和具体场景来组织结构。如《故乡》以第一人称“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通过几个生活场面的变化来安排结构,并没有写闰土一生的经历,而是用现实和回忆两幅生活场景作对照写出了闰土在精神上的变化。《孔乙己》只写了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两次露面,就概括了他一生的遭遇和他的性格。《药》打破了从头写到尾的传统结构(按照传统小说的结构必是:在某某镇有个茶馆,主人华老栓的独生子小栓得了病等等)从事件的中途开始写——华老栓提着灯笼出门买人血馒头,到了第二节茶馆开门,才从喝茶的人口中知道华老栓为什么要去买人血馒头,这样,故事基本上已完成,最后的第四节只是交待一下结局,这种结构是典型的西方小说形式,从最重要的事写起,这种结构既经济又灵便。

《阿Q正传》和《祝福》中的故事性相对完整,但也不是像传统小说那样从头到尾的叙述,仍然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断片来连接,这在《祝福》里更明显,作品是通过祥林嫂到鲁四老爷家的两段生活及卫老婆子的一段叙述来完成祥林嫂一生的悲剧。

总之,鲁迅的小说创造了新的形式,在结构上多变,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二,鲁迅小说贡献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典型形象。如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子君、吕纬甫等等。在五四新文学初期,新小说中塑造得较成功的人物并不多,而鲁迅笔下的人物都可以说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所以我们说鲁迅是现代小说的奠基者。

一是鲁迅写人物,总是把人物放在大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加以塑造,使人物带上了时代色彩,鲁迅的许多小说都可以看出辛亥革命这个大背景,比如《阿Q正传》中,举人老爷惊慌,假洋鬼子加入“柿油党”,阿Q想革命等等。再比如《祝福》中,鲁四老爷在鲁镇应该是地位最高的,可是祥林嫂的婆婆居然敢先斩后奏,这说明辛亥革命以后鲁四老爷的地位其实已不如从前了,又比如《药》中的杀革命党,更直接表现了辛亥革命这个大的背景。

再看小说的生活环境,如阿Q,他生活的环境是未庄,在这个小环境里,阿Q对赵太爷是又怕又想巴结,对假洋鬼子他一方面看不起,另一方面又怕他三分,对王胡、小D、小尼姑他一向是欺负的,通过和这些人物的关系写出了阿Q的性格。再比如,《药》中的具体背景是茶馆,作为主人的华老栓对人很殷勤,对康大叔更是恭恭敬敬,在康大叔的茶中他就多加了一个橄榄,本来康是杀害革命者夏瑜的刽子手,而夏瑜是为华老栓这样的人在牺牲自己的生命,可是这一切华老栓都不知道,他的愚昧和麻木正是从这些地方显示出来的。

二是白描手法的运用。鲁迅小说刻画人物有一个最突出的手法就是“画眼睛”和“勾灵魂”。他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义。”鲁迅善于用这种画龙点睛的白描手法来刻画人物,只用寥寥几笔,既写出了人物的外貌,又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如《孔乙己》,鲁迅在塑造这个人物时,主要是抓住他的穷酸的性格,从两点入手来写,首先是通过他穿长衫,满口“之乎者也”,站着喝酒的外形描写;其次是写他窃书和屡试不中的羞愧来表现他的性格,这样就写出了他的灵魂。再如《在酒楼上》的吕纬甫,鲁迅写他大事糊涂,小事认真,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只写了两件小事,一是为小兄弟迁葬,二是送花给顺姑。又比如《祝福》中祥林嫂一字不改地叙述阿毛被吃的经过,“我真傻,真的……”起到了传神的作用,祥林嫂在临死前,脸上已经没有了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但却固执地问人死了以后到底有没有灵魂,这些描写都深入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是重视细节的真实性。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求细节的真实,鲁迅在这点做得认真,人物的动作、心理、衣着都较真实。如《药》中写华老栓家油腻的灯,带补丁的被子,小栓早上起来吃泡饭等,准确地写出了华家的经济状况,使读者看到了他的社会地位。再比如,华老栓早上起来去买人血馒头时,两次用“抖抖的手”摸摸身上“硬硬的钱”还在不在,表现了人物的心理,为救小栓的命凑这点钱不容易。而康大叔接过华老栓的银元时,只是捏了捏就走了,并不数,这一捏把康大叔的地位和威风写了出来,这些细小的动作表现了人物的身份。有的作品中选择的类似戏剧中的道具的物品也很能表现生活的真实,如祥林嫂沦为乞丐后,手里挽着个破篮子,里边放了一只碗,这表明她是个乞丐,另一只手拄着一根竹竿,鲁迅特别描写了这个竹竿的下端已经开裂,说明她流浪街头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再比如《风波》中的一段描写,张勋复辟的消息传来以后,一天,七斤嫂突然看见赵七爷穿着他的宝蓝色竹布长衫走了过来,立刻心慌起来,因为他这件衣服平时是不穿的,必须是对他有利,对别人有害时才穿,作品说他三年来穿过两次,一次是曾和他吵过架的麻子阿四病了的时候,一次是曾经砸烂他酒店的鲁大爷死了的时候,现在第三次穿,一定是皇帝又坐了龙庭了。通过一件衣服写出了那么复杂的心理而且较真实。

由于鲁迅的小说中注意了细节的真实性,使人们可以从中看到江南的风土人情,有较高的认识价值,从鲁迅小说中看到的许多东西、场景,在绍兴都可以找到,如咸亨酒店、乌篷船,社戏里的场景等。

第三,鲁迅小说注意环境气氛的渲染。这一特点是继承了传统小说的表现手法,中国古典小说中客观的描写是很少的,明显地带着作者的感情评价,西方小说把一件事原原本本地写出来让读者自己评论,而传统小说主观色彩很浓,所以中国的小说大多数都是抒情小说,鲁迅的小说借鉴了这种方法,他把清醒、冷静的客观描写与火一样的激情结合起来,在表面的冷峻之下,饱含着作家内心的激情,他在描写人物、景物,叙述故事时用的是精练、简洁的白描手法,但又非常重视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他的小说色彩朴素却感情浓厚。比如《药》中最后写两个母亲在为自己的儿子上坟,而夏瑜的母亲脸上还有愧色,一个是革命者,一个是吃过革命者血的小栓,最后也无非是埋在一起,这是作者特意制造的阴冷的气氛,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又比如《祝福》的开头,制造了一种过年前的喜庆气氛,放鞭炮、杀鸡宰鹅等等,这一切和祥林嫂的孤独、冷落、悲哀、无家可归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人们更同情她的遭遇。再比如《阿Q正传》的开头,作者用了许多笔墨来考证阿Q的生平,可最终不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只有用Q字来代替,在这种表面看来很幽默的笔调中,看到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又比如《伤逝》中涓生把子君养的小狗蒙住头抱到野外去丢在了深坑里,可是不久狗又回来了,这时子君已经死了,当涓生看到这爱情的见证物时,心中充满了悲伤,读者也会为这伤感的气氛而感动。鲁迅的小说就是这样,冷静但不冷漠,处处可看出作者的爱憎感情。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motianyi.cn/xzzd/37542.html